合约销售
9月百强房企环比增长10%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
核心观点
1、年9月,本是“金九银十”销售旺季,但销售情况仍延续了今年以来相对低迷的表现。TOP房企单月销售操盘金额.6亿元,环比增长10%,同比降低25.4%,降幅较前几月有进一步收窄。累计来看,百强房企1-9月业绩规模均保持在历史低位,操盘金额.9亿元,同比降幅仍保持在45.4%的较高水平。虽然三季度以来同比降幅收窄,但企业整体的去化压力仍然较大。
2、年前三季度,百强房企各梯队销售门槛较去年同期显著降低,且均低于年同期。其中,TOP1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9亿元,较去年同期降低38.8%。TOP20和TOP3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分别为.9亿元和.2亿元,同比降幅较高达53.6%和55.1%。TOP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门槛为86亿元,较年同期的降幅也达到50.3%。
3、9月,超半数百强房企实现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其中30家企业的环比增幅在0%到30%之间,25家企业环比增幅超过30%。如华润、招商、绿地、越秀、仁恒等企业的环比增幅均在35%以上。但从业绩同比来看,目前规模房企整体仍深陷负增长困局,9月单月业绩同比降低的企业数量达到近7成,仅3成企业实现了单月业绩同比增长。
企业拿地
国央企核心城市“抢地”民企表现依旧羸弱
核心观点
1、9月10城集中供地带动30家监测房企土地投资金额、面积环比上升。9月份,多城集中供地扎推开启,规模化国央企迎来一波拿地高峰。重点监测的30家典型房企新增土储建面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1%;新增土地成交金额亿元,环比大增56%。而由于9月上海、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开启了第三轮集中供地,因此导致本月重点监测房企拿地楼板价激增至元/平方米,环比增长41%。
2、销售50强房企拿地金额回升,国央企在核心城市“抢地”。相较于8月集中供地的“暂缓”,9月10城赶在三季度结束前完成了年第三轮土拍,且包括深圳、上海、杭州等一线及准一线核心城市,受到供应放量,单月销售50强拿地金额同比增长68%,接近亿元,仅次于今年6月拿地高点,单月拿地金额较前三季度均值高出50%。但实际上土拍热度并未有大幅提升,底价成交、“托底”成交仍是常态,因此50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仍跌29%。
拿地企业来看,仍有超过七成50强房企9月无投资,而年投资“暂停”企业超过30家,由此可见市场萎靡、现金流紧张对房企投资造成巨大影响。且9月拿地企业仍旧是前三季度表现相对积极的华润、保利、中海、招商、建发等。
3、土拍政策进一步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