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草原钢城的绿色答卷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4月29日第一届现代能源产业发展大会在包头举行共有现代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的30个项目集中签约协议总投资亿元会上,包头市领导表示,包头要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能源产业基地。因为包头发展新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支撑,发展现代能源经济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目前,包头市已在风能、太阳能、氢能、核能等非化石能源生产及相关制造和服务领域形成了很好的产业基础,既包括装备和零部件制造,也包括以稀土为支撑的永磁材料、储氢材料以及碳纤维材料的生产。汇众磁谷电镀生产线。
内蒙古氢燃料车首台套包头下线仪式。显而易见这份底气来自
老工业基地全面转型交上的
沉甸甸的绿色答卷
贯彻新发展理念,谱写新发展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成就。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了经济增长换挡不失速;人均GDP持续高于全国及全区水平。工业经济迈出新步伐
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力促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长10.2%,为全市经济稳步增长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中科轩达新型稀土储氢合金电极材料生产线。
支柱产业稳步发展
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稀土、电力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4%,成为全市工业增长的压舱石。同时生产能力明显提升。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成为显著特征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年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0%;年、年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1.2倍和65.5%。金山磁材钕铁硼生产车间。“四多四少”
(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
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
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
劳动密集型产业多
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
是内蒙古的一大问题
也是传统工业城市包头发展面临的大问题
众所周知
包头市是我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包头市的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
事关全区发展大局
为破解“四多四少”
包头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发展绿色经济
努力向绿色要GDP
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大力培育环境友好型特色新兴产业,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开展绿色园区达标行动,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新上项目严格落实产业负面清单制度,从源头上把好生态关,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绿色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不断开拓。在自治区最大的工业企业包钢,火红的钢坯在千米长的轧钢生产线上被轧制成高铁钢轨,自动化的钢卷吊运助力钢材生产,一个个高效率、智能化的生产场景,已成为包钢集团车间里的常态。作为包头市优势特色产业之一的铝产业逐步由生产单一冶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的深加工方向延伸。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包头市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加持助力下,包头装备制造业激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活力。
作为稀土之都,稀土产业转型的速度与质量,是包头市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标尺。在年被授予“稀土之都”之后的8年中,包头稀土产业经历了脱胎换骨式蜕变,稀土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将这座“稀土之都”更多地赋予了绿色创新之都的内涵。
新动能在产业升级中勃发的同时,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新发展在创新驱动中蕴育。
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交大福赛尔高纯氧化铝生产线。
在锻造高质量发展“硬实力”的同时
包头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软件”
年四季度以来,全市出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系列措施,对标国内城市营商服务最高标准,全力打造审批和备案最少、政务服务最好、审批和服务速度最快的一流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为全市下一步的发展积蓄磅礴力量。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从硬件建设到公共设施
从人居环境到道路交通
从居民收入到社会保障
留下一个个蝶变的华丽瞬间
百姓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道路通行能力大幅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竭尽全力让贫困群众和全市各族人民一起迈向小康社会。同时,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面对严峻的养老服务形势,包头市不断健全完善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风雨多经人不老
关山初度路犹长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
历史交汇点上
包头正跑步前行
努力创造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
更加美好的明天
“稀土之都”令世界刮目相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当今世界每6项新发明中就有1项与稀土有关稀土是影响世界未来经济、国防等重要领域发展的战略资源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资源”包头拥有全国83.7%世界38.7%的储量是世界最大的全稀土元素矿被誉为“稀土之都”由初级迈向中高端
由粗放发展到精细化转型
众多稀土企业正踏着
产业转型升级的节拍
寻找着全新的竞争优势
长安永磁电机生产线。
英思特3C磁材组件检测生产线。
年入驻包头的天和磁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钕铁硼和钐钴稀土永磁材料总产能达到万吨级,成为全球最大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之一。年落户包头的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主要磁材生产商之一,具备年产吨以上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吨以上粘接钕铁硼以及钐钴永磁体的生产能力,企业生产的3C系列高端消费品磁组件已成为微软、三星、华为等重要供应商。
年来包头投资的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包头成立子公司,正是看中包头稀土原材料保障能力和产业配套服务能力。
聚智聚才创新创业年春,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挂牌了。
年10月1日,世界首条坩埚隧道窑中试生产线在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中科产业园建成。同年7月揭牌成立的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一时间
这些新型研究机构成为
人才的吸金石
投资者的强磁场
目前,包头已集聚10余家稀土研究机构、3家专业稀土科研院所、6个稀土相关院士工作站和多名稀土研发人才,起草国家稀土行业标准余项,占全国的65%以上,形成推动产业发展、加速稀土转型的“最强大脑”。几十年来,包头建设了近百项稀土产业工程,进行了千余项次的稀土技术研发,取得发明专利多项。截至年,包头稀土产业已实现产值.8亿元。 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生产线。一代代稀土人
成就了稀土的发展
一个个世界第一、国内首创的
稀土成果
让世界对“稀土之都”刮目相看
利用稀土永磁材料,包头研制出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共振诊疗车驰影A30,其车载集成型磁共振和扁鹊飞救远程系统等多项技术属世界首创。包头市拓又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全球首款“Halbach阵列的盘式无铁心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技术。中科雨航稀土抛光粉产品粒径达到纳米级,抛光液、抛光片替代了美国杜邦公司、环球公司产品。金蒙汇磁、英思特等企业的电声类磁性材料、磁组件等产品在同行业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最新勘探数据表明
白云鄂博稀土矿中
重稀土总储量预计达万吨
与我国南方七省稀土储量相当
从过去轻稀土储量全球第一
到现在中重稀土的重大发现
包头稀土将迎来
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包头装备制造产业
培育新动能冲刺高大上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近年来
包头市装备制造产业已发展成为
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在自治区装备制造业中独占鳌头
占比达70%以上
经过60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客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铁路设备及零部件、煤炭石油综采设备、风光新能源设备、电力设备等门类较全的产业集群。产业向集群化迈进
通过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争取国家自治区首台套保险补偿,合作或引进杉杉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比亚迪新能源车用电池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自治区和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投资向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包头市重型汽车、铁路设备、煤炭石油综采设备、工程机械等一批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势地位逐步确立,包头盛泰、中车电机、杉杉新能源客车、昊明电池、通威、阿特斯等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风光新能源装备等中外合资、国内知名企业先后入驻,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多元发展态势进一步丰富。99A主战坦克。
TY型大马力推土机。
C80型铁路货运敞车。
8x8轮式装甲战车。
非公路矿用车。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包头市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市装备制造企业拥有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均位居自治区首位。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磁共振诊疗车驰影A30。
装备水平向智能化提升
加大“互联网+装备制造业”项目建设,为产业提供后发动力。
回顾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年一季度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整体经济运行良好累计实现产值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17%实现税收3.8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67%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是按照自治区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战略部署,于年起步建设的自治区级新型特色产业园区。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在新规划区根据不同功能,规划建设了“三新一高”产业园、创新创业产业园、核技术应用产业园、中小企业园和生产生活配套园,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生态立园
园区从打下第一根桩基起,就秉承“生态立园”的创新绿色发展之路,从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土地集约利用、招商引资等全方位贯穿绿色发展理念,制定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特色化发展;宁缺毋滥,严把项目准入关;达不到环保要求的项目不准入驻”的绿色环保招商原则,建立企业和项目准入机制及审批流程,对拟引进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严格筛选,对高污染企业和项目做到绝不松口,着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产业。
“智造”强园
以“智造”代替单纯的制造,推进绿色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无疑已经成为如今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园区建立生态标准体系,探索“生态+”发展模式,逐步实现了生态环保、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多赢”。
推进绿色智能项目
园区建设培育了弘元新材料(包头)单晶项目、晶澳单晶硅项目、阿特斯太阳能铸锭项目等一批高新技术生产项目,在绿色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着力培养起杉杉新能源汽车、一机集团林峰铸造等绿色发展排头兵企业。包头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晶硅项目生产线内景。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5GW单晶项目产品单晶圆棒。
自建成以来
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通过绿色探索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从优化园区空间布局
调整提升产业结构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等方面
创启绿色经济建设工作
在生态绿色的前提下
探索出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记者:吕学先刘向平宋阿男
通讯员:贾婷婷王媛图/李学飞
编辑:宁佳欢
校对:李珍
声明: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