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牛东嶂红枫古道行
文图丨叶望庆
上周本来打算去看银杏或红枫的,后来改去茶园坑看古村落。本周大家提议一定要去走红枫古道。
温州红枫古道集中在文成、泰顺。瑞安、平阳也有一些,其中文成最多,仅县城就有有大会岭、龙川岭、松龙岭、岩庵岭等。
荡友们选定去文成,后因周六所租车辆没有空,荡友自行开车的话只能走近一点的,经攻略,永嘉除了鹤盛有红枫古道外,乌牛也有红枫古道,随即从市区驱车前往永嘉乌牛西岙底村,开始登东嶂岭红枫古道。
西岙村
西岙村,永嘉乌牛街道下属村,地处乌牛北部,雁荡山西南,系雁荡山之尾,白水漈水库下游。西岙村是人口大村,现有人口多,村四周环山,仁溪穿村而过。山场面积达到多亩,森林非常茂盛,有“天然氧吧”之称。
古村始建于南宋初年,夏姓聚居,耕读传家,善百工,长诗咏。清朝末年,西岙人以买柴为主,经过横屿村被其敲诈,村民夏亨祯带领乡亲与之论理,横屿村只得放行,这是店头坦的故事。
解放前这里有武工队活动,年前后,温州百里坊人汪平经常带武工队来西岙发展党员等。年4,5月间还有两次小规模战斗,分别是打白象与柳市乡公所。年9月4日,特大暴雨造成上游水库溃坝,冲毁房屋与良田,导致百余人丧生的灾难。
如今这里风光旖旎,山清水秀。得山海之利,拥丰美水土,物产富饶,工商发达,民生富庶。有百年古樟树矗立村中,有仁溪峡谷秀丽迎客,有乌牛早茶杨梅美名流传,有西岙茶歌传颂永乐。
西岙村是东嶂岭红枫古道的起点,市区走温州大桥或瓯越大桥到乌牛,随后从乌仁公路行驶大约10公里,直到有个西山车站,随后过桥有两条路,左拐往西走到西岙底,看见两颗樟树,再往里右拐是龙虎庙,庙边是东嶂岭古道的入口。两棵古樟树是西岙的标志,其中一颗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永嘉县最大冠幅的古树,冠幅达40米。原先在溪流左岸的小学边上也有一颗几百年历史的樟树,毁于99年的水灾被连根拔起。
灰库
灰库,现在是西岙水库,其实这是乐清磐石的温州发电厂所建的灰库,原先是为电厂倾倒煤灰而设计建造的。可能是后来煤灰被综合利用了,灰库被废弃,村民也没有看到有灰浆运来。而后山泉日积,涧水月累,这里成了风景秀丽的西岙水库。
在西岙村的樟树这边远远地就可以看到灰库的大坝,而站在盘山公路上,才能看到其秀丽的景色,只见对面山峦迤逦,层林叠翠,碧波荡漾,景致卓绝。是绝佳的养生养老养心地。在网络上公布的永嘉招商引资项目库里,看到准备在这里计划打造养生养老养心产业项目,目前尚处于前期论证阶段。其实保持原始是最好的,开发越多破坏越大。灰库我是第三次来,沿着库区公路往里走别有一番风味。未造灰库前还有多条古道经过这里。其中麻谷寺古道,始建于唐元宝三年,是永嘉东岸至乐清白石的一段古道,发于上塘新民村经乌牛西叶、东嶂止于乌牛西岙村,全长13公里许,最高海拔米许,西叶至西岙水库段已无古道!
另一条是蛟池寺古道,系民间古通道,古道起点是灰库西端的峡谷,经蛟池寺,止于三江行禅村,是古时西岙、行禅等地村民来往的主要通道。其中蛟池寺山门前面楹对:“知事晓事不多事方可无事,忍人让人不欺人方可为人。”非常有名。还有一条就是我们这次去的东嶂岭红枫古道。
龙虎庙
龙虎庙,是东嶂岭红枫古道的起点。抵达西岙村,在百年古樟树下合影拍照后,往前是灰库的大坝,往右是西岙村通往东嶂村的公路,首先看到的是一颗大的红枫古树,鹤立在路旁迎风招展,如同一颗"迎客枫",静候着登山者的到来,美得让你不由自主的驻足瞻望,这是红枫古道的第一颗古枫。
再往前是龙虎庙,据驴友“野云仙鹤”介绍,“庙宇所靠之左右两座别致的山丘,极似左雌、右雄两只老虎,栩栩如生”。而“龙虎庙左侧山谷水库上方,山脊连绵起伏,如蛟龙腾飞,滚滚绵延”。而得名。龙虎庙是道教太阴宫,供奉黄法师,是当地的得道之仙。
门口有楹联:“丽日高悬星月映辉宇酿福,龙腾虎跃山水锦绣国呈祥”。庙前有一广场,广场的右边就是东嶂岭红枫古道的入口,春季水丰的时候,古道右侧的涧溪有几条小瀑布,如今已经干枯,连古道也被水泥硬化。登山之行就从这里开启。
古道两旁红枫染红东嶂岭,不时有一些黄色的野菊花为山岭增色,为红枫添彩。冬天的山岭似金秋,蓝天下的野菊花,一朵朵、一丛丛、一簇簇,像金沙,似精灵,如星星。阳光下嫩黄的菊花虽熠熠发光,却低调素雅。微风里摇曳的菊花虽透着芬芳,却文静依旧。……
红枫古道
东嶂岭红枫古道,是民间古通道,永嘉县乌牛西岙村的龙虎庙是起点,经东嶂岭,止于东嶂村,是古时东嶂村、乌岩村等地村民去往乌牛等地乃至温州的主要通道。古道全长余米,累计爬升米左右,这个应该是指抵达清风亭的高度,或者是东嶂村的高度,如果再上行到山顶云会亭应该是米。
可惜的是古道多处已经被混凝土硬化,缺乏原先的古道韵味,另外古道还被一条从西岙村,经东嶂村去西叶村的村际公路所截断,期间多次穿插公路,登山者需要不时跨过公路寻找古道口。
好在未被砍伐的硕大的古枫伫立在道旁,能让人找到入口,并显示曾经的沧桑。
这里的红枫与文成著名的红枫相比,显然年纪尚轻,不过不少应该也有几十年以上的树龄。这里的枫叶有绿的、黄的、红的。相比单一的红色,此处的枫叶更显得五彩缤纷!枫叶交错,层林叠艳。阳光从叶缝中洒落,闪着红黄之光。蓝天在古枫后漂移,涂着殷红油彩。俨然是一副醉人的油画。
荡友一边拍照取景,一边踩着铺满枫叶的古道上行,有的捡起枫叶摆成POS留影……试想,如若不是气候变化的原因,古枫红遍古道该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古嶂、古亭
古亭,古嶂。古亭与古树是古道的标配。东嶂岭红枫古道,有两座供人们歇息的石头古亭,步行大约半个小时可以见到第一个古亭,随后在古道的尽头还有一座古亭。有石亭说明古道年代的久远,东嶂岭红枫古道向北与道际寺古道相连,回到西岙可与西叶岭古道、麻谷寺古道相通,在灰库这个位置就可以向西联结这两条古道。
东嶂岭红枫古道,给人影响最深的是沿途的古红枫,除了这些硕大的红枫外,还有不少古樟树,上面这个古亭旁边,就有一颗至少百年以上的粗壮古嶂,如一把大雨伞遮住古亭。
古嶂是仁溪边上这些村落的风水树,几乎每个村口都有,古道起点西岙村就有两颗,从这个拗口出来如若沿公路前行,还可以在一个罅口,看到一本三干的挺拔古嶂,抵达东嶂村的村口也有一颗巨伞状的古嶂。
穿过古道上面这个古亭,在古嶂后面古道被公路所截断,所幸古嶂未被截断。
登上云会亭
云会亭,建在东嶂岭最高峰的一个观光亭,也是是荡友这次登山的最高点。我们沿红枫古道继续上行,穿过第二个古亭与古嶂后,古道行进到此为止了,去东嶂的古道已经被村际公路替代,沿左边的公路行二里许,过山罅,便是东嶂村地界。
而在古道与公路交界的左边拗口,则有一个新建的清风亭,取名清风让人感受到,清风徐来,白云远去,微拂心旌,放下一切的感觉。进到亭里坐坐,稍作休息。应验了亭上这幅对联“忙里偷闲且到凉亭坐坐,苦中作乐聊将世事谈谈。”。
稍作休息后,部分荡友觉得有点吃力了,不再上行,而我等则继续登顶,沿清风亭左侧新建山道上行,因为是新建的山路,两边很少再见到红枫古树,但是树林还是比较茂密的,一路野花绽放,野果飘香,最让人感觉神奇的是,快到峰顶的时候,居然有一株开花的杜鹃。现在环境气候的变化给大自然也落下烙印,该红的红枫不红,不该开的杜鹃却开了。
在山道上前行十多分钟,抵达了东嶂岭的最高峰。顶峰是一个小平台,长了不少芦苇,一个云会亭还在施工之中。我们去的时候天气很好,蓝天白云,晴空万里。在亭子里用手机测了一下高度,是米。向下俯视一览众山小,向远眺望道士岩,凤凰山与茗山尽收眼底。
白水漈水库
白水漈水库,位于东嶂岭的右侧,是仁溪(又称乌牛溪)峡谷水库。库容量为立方米,集雨面积10.5平方公里。白水漈水库电站,年与小子溪电站,及铜锅潭电站并网发电,所发电供应县城上塘。仁溪发源于乌岩村东北面,由北向南,源头海拔米。
其下游为西岙村与上叶村。上游流经乌岩村东嶂村,峡谷危岩壁立,瀑布成群相叠,深潭成串散落,风光旖旎,原生自然,特别是那瀑布群——三梯瀑,形态各异,惊险、壮观,一瀑更比一瀑美!是驴友探险溯溪的好去处,他们一般都是抵达白水漈水库后,从水库的大坝边上开始徒步溯溪的。
我们从公路向下俯视,白水漈水库形如葫芦状,湖面如镜,湖水墨绿,与包围她的峻岭丛林相映成趣,一派湖光山色景象!现在看水库是风平浪静碧波荡漾,发飙起来可不得了,年9月4日清晨,白水漈水库大坝及上游的十八垅水库,受热带风暴的倒槽影响,突发暴雨水库堤坝遭受特大山洪袭击而坍塌,导致下游西岙等村五百多间房屋被冲毁,百余人死亡的惨剧。
永嘉白水漈有两处,一处是白水漈瀑布位于瓯北白水村,是朱自清散文《温州的踪迹》中的一则描绘那条“凌虚飞下”的瀑布,另一处就是我们这次去的是乌牛仁溪的白水漈水库。一个是飞流直下,一个是碧潭静谧。
东嶂古村
东嶂村,原属永嘉仁溪乡,年随仁溪乡并入乌牛镇,是乌牛山区较大的一个村庄,有人口1千多人。东嶂村地处乌牛西北,背依方岩尖,面南山而居,两山如屏,扼东嶂而立,村名取其地势也。
《增韵》云:嶂,山峰如屏障也。东嶂村是我们这次登东嶂岭红枫古道的终点,我们从会云亭沿原路返回,到清风亭这个地方,沿公路继续前行可以抵达古村,沿途有白水漈水库等。
村口石牌旁有一曦晖亭,随后再前行几百米过桥就是古村。
过桥入村,一颗硕大的伞状香樟,镇守村口,给村里带来风水。桥的左侧是一破旧的石头院子,当地人称其为地主屋。
东嶂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是一个“醉美”村庄。只见,翠竹青青沿村而围,梯田层层循山而上,小溪潺潺穿村而过,石屋座座记录沧桑。
东嶂古村平均海拔米,是乌牛早茶叶理想的家园,山场面积有多亩,是种植乌牛早茶的基地。整个茶园处村后的道际山凹头。上至山巅,下抵谷底,笼罩着一畦畦、一片片“乌牛早”。错落有致的茶园梯田,柔美线条与山的等高线交织。如同写在道际山上的五线谱,茶树为音符,梯线为五线。
蓝天白云之下,茶树在沐浴着冬日的暖阳,晨曦里星幕中,茶树在尽情吮吸着高山云雾。难怪乌牛早味醇气香,色泽翠绿,是茶中珍品。
晒番薯枣
东嶂村,除了种植茶叶乌牛早外,晒番薯枣是另一大特色。这里日照充足,通风良好,天气寒冷,低温天气晒出的番薯枣,经过霜冻,不仅颜色好看,而且味道非常甜。天气晴好、凉风寒意,正是高山农家晒番薯枣的好时节。
村里几乎家家户户晒起番薯枣,进入村庄我们看到的房前屋后,都是摆满番薯枣儿。
初冬的阳光把东嶂山脉染成五颜六色,加上摆在哪儿晾晒的番薯枣,给人们感受到的是另外一道风景线。只见村庄里的桥边,路上,弄堂,屋内人们正忙着清洗,烧煮,摆晒,翻弄,烘烤番薯枣,香甜味儿穿过村庄,在整个山村里飘荡着。
制作番薯枣,先要挑选大小均匀的番薯,然后削皮、清洗、蒸熟、暴晒、烘烤等,步骤看似简单,却饱含着辛勤的付出。荡友纷纷去农家询问购买,开始我们不理解,晒好了为何还要烘烤?农户告诉我们是为了杀菌消毒,晒好后均有一道程序进行高温烘烤。他们在制作番薯枣的同时,还制作番薯淀粉,番薯淀粉是制作温州鱼丸的好原料。
温州旅游服务平台
民宿预定咨询电话、
民宿合作联系
(点击下面标题见美宿)
百丈山居
处于森林天然氧吧、山水飞瀑间的仙居
十里桃花
矗立湖畔,掩趣于坡,等你桃花烂漫时
·丰忆一座开门即景,推窗见景的半山隐庐
散水阁丨藏在雁荡山瀑布下的民宿,仿佛与世隔绝!
(丽水缙云)近云·丽舍:人,诗意地栖居
你的家乡古道、你的景区、你的广告若需推广
商务合作:(小郑)
点击文章左下角进入温州旅游服务平台,预订民宿等!
叶望庆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