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基本概念
渠道分类
选定原则
市场体系
保证管理
申请条件

全域旅游白水县聚力打造渭北绿色生态旅

全域旅游的白水实践

——白水县聚力打造渭北绿色生态旅游区纪实

白水,古称彭戏、彭衙。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三到白水,留下了“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的佳句!

今年国庆长假,长安大学教授范崇岷与夫人来到白水县林皋慢城旅游区。他们原计划在景区待一天,然而,如画美景留住了夫妇二人,最终,他们把7天长假全部留给了白水县,留给了这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林皋慢城旅游区。

白天,夫妇二人漫步林皋湖,畅游美景,夜晚湖边赏月,静观月色,美轮美奂。在景区负责人的盛情邀请下,教授还为景区中一座亭子取了一个极具诗意的名字——烟波望月。

林皋慢城旅游区是彭衙美景的一个缩影,是白水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山水实践。

近年来,白水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的部署与要求,按照打造华夏四圣文明传承区、渭北绿色生态旅游区的既定目标,积极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开启历史文化游、生态山水游和美丽乡村游三位一体的全域旅游新时代。

文化之源——古老仓颉庙焕新颜

“妈妈,快看,那是仓颉。传说,他有四眉四目呢!”初冬的白水,游客井女士和11岁的儿子慕名而来,看到白水县城字圣仓颉塑像时,儿子兴奋地冲妈妈说。

文祖仓颉勇于拼搏、敢于创造的精神内涵已深深融入每一位白水人心中,每位白水人都尊称他为“仓圣爷”。距白水县城35公里处的史官仓颉庙是华夏儿女心中的朝圣之地。当地一直有敬惜字纸、入学拜圣、枕书辟邪等习俗,这些均与“仓圣爷”有关。

白水仓颉庙是国家唯一仅存的纪念文字发明创造的文字圣人仓颉的庙宇,是中国同类遗迹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唯一兼有红色革命文化遗迹的单位。西北野战军指挥部旧址就位于仓颉庙内。年初,贺龙、彭德怀、习仲勋、张宗逊、赵寿山、甘泗淇等领导人在此地召开重要会议。庙院内有名的千年以上古柏46株,是绿色的国宝、活着的文物。而今,白水县围绕仓颉庙的保护与开发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古老的仓颉庙正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6月14日,白水县仓颉庙中华上古文化园一期PPP项目正式签约。项目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仓颉庙与墓”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仓颉传说”精心策划。签约的一期PPP项目主要建设仓颉庙片区和史官古镇片区。目前,史官镇片区征迁工作已开始实施。

项目总体规划以“一轴、两带、三片区”为空间结构布局,开发将以中华文字的演变——文化的传承——文明的发展为轴线;以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旅游发展为两带;以仓颉庙片区、史官古镇片区和仓颉汉字学院为“三片区”进行。

“项目将通过仓颉庙文化旅游景区的打造,实现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传承发展,提升白水旅游发展的质量等级,推动全县旅游业追赶超越,在确保优良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白水文物旅游局负责人介绍。

年起,延续了近千年的谷雨祭祀仓颉活动升级为“谷雨祭祀仓颉典礼暨‘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使仓颉文化搭上了“一带一路”发展的快车。两年来,白水县充分发掘县域文化资源,以仓颉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

年10月27日,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启动仪式在白水仓颉庙前举行。目前,已有美国、澳大利亚、台湾、北京、甘肃、宁夏、陕西等10多个地区,2万余名大专院校和中小学生来仓颉庙,体验“穿汉服、写汉字、习汉礼、颂诗书、拜圣贤、游圣庙”等研学项目。38家汉字机构和院团组织在仓颉庙挂牌并将其列为研学旅行示范基地。仓颉庙先后成为“海外华裔中华文明寻根教育”、“港澳游学”、北京翠微研学旅行等研学基地。

目前,仓颉庙景区管委会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研学旅行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红色教育基地”以及“党员廉政教育基地”。

纵情山水———“两山一湖”画美景

“晨起漫步湖边,偶遇一西安钓鱼人,夜钓欲归。至车前,绕车转,面有愠色,‘夫路人不良,泼水于吾车’。吾至,曰‘非也,非也,此露也!’恍然大悟,曰:‘渭北黄土高原上实至名归的国家湿地公园’。”这个小故事发生在今年11月,文字来源于白水林皋慢城旅游区运营公司副总经理曹建龙的朋友圈。

文中的“湖”,说的是林皋湖,位于“两山一湖”生态旅游区核心景区内。景区总规划面积平方公里,以林皋慢城旅游区为核心,包含方山森林公园和云台山景区。景区以“慢、木、湖、土、新”为主题,以创建中西部第一国际慢城为目标,建设集白水“四圣”文化、生态自然、康养休闲、特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年12月,林皋慢城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喜讯传来,白水人为之一振。把一座以灌溉为主的水库,创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白水人倾注了心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滨湖的焦家河人始建‘情人岛’,随着景区的开发,到今天的‘两山一湖’的形成,焦家河从农家到景区的变化,是林皋湖的变化,也是白水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白水文化爱好者高民生在《林皋湖畔焦家河的往事》一文中这样写道。

“年4月,白水修建了‘人工天河’跃进渠,把林皋湖的水从低处引到了高处,惠及白水县东南的群众。年春,林皋水库设计图纸被省上正式批准,白水县开始修建林皋水库。现在,林皋湖的水依然在滋养着这片土地。”林皋镇政府一干部回忆。

年冬,白水县修建林皋湖环湖路。自此,林皋湖走上了蝶变之路,先后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荣获陕西十大魅力湖泊称号。景区所在的林皋镇,是国家级重点镇、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和生态示范镇。

“沿景区旅游公路,驱车行走9公里,即到了植被茂密的云台山生态景区,再行3公里,就是陕西最大的人工造林基地——方山森林公园。”工作人员介绍着。

“云台山传说中的景点达50多处,28景是现存且能供人游览观光的部分景点。”《云台胜景》画册主编同剑彬在前言中写道。“龙爪槐、迎客松、天下第一槐、五蟒柏是景区内四大名树……”

“方山森林公园有20万亩人工林海,各种野生动植物60个科目,多种。去年下雪时,我们在林皋湖拍了8天,林皋湖的雪景,好似一幅水墨画,”白水县摄影协会主席刘少林说。

而今,在白水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两山一湖”生态旅游区正吸引着亿万游客流连忘返。据不完全统计,年“两山一湖”生态旅游区共接待游客.8万人,实现综合收入.6万元。

美丽乡村——全域旅游新实践

“以前总是在网上看到和园,来到后才发现和园比照片里还美!‘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是黄土高原地区罕见的江南景色。游乐设施,大人儿童一起参与,安全又欢乐。”11月22日,渭南游客陈先生告诉记者。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位于白水县杜康镇和家卓村内的和园,是陕西省首家以传承中国传统“和”文化和白水“四圣文化”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一期核心区占地亩,由幸福梅林、江南园林区、创意农业区、植物迷宫区、特色商业区、无动力游乐区、白水民俗博物馆、科技体验馆组成,通过独具匠心的建筑设计展示“和而不同”的设计理念,成为古彭衙大地上的又一颗璀璨明珠。

“千人慈孝宴”“研学旅行”“青年歌手大赛”“村歌大赛”“六一亲子活动”“社火表演”……和园节目惊喜不断,和而不同、热度不减。和园自今年5月1日试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一举拿下“陕西田园综合体项目示范奖”和“陕西特色小镇最具网络人气奖”。

特色产业,尧头豆腐文化产业园也是白水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典型,且更具独特的区位优势。

尧头村地处白水县城区东环路旁,苹果和豆制品加工是该村的主导产业,是陕西省以豆腐为主导产业的“一村一品”示范村。

尧头村以“豆腐第一村”闻名,以白水豆腐文化为依托,突出示范带动、镇村联动、村景融合,打造集农产品制作、吃、住、休闲旅游和田园观光、生态、运动、植物园为一体的尧头豆腐文化产业园,逐步形成“三产融合、三变带动、党建引领、廉政助推”为一体的脱贫综合体。

“我们村成立了尧头福兴盛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尧头福盛旅游服务有限公司。今年,尧头人工湖、慢行道、人工吊桥等建成开放,豆腐文化博物馆、豆腐文化产业园的投入使用。游客服务中心、非机动车辆停放点及万福壁‘福文化广场’的建设是尧头村发展旅游休闲业,实现‘三产融合’的一个有力推手。”尧头村党支部书记梁涛介绍。

“我儿子、儿媳平时到村里的豆腐产业园打工,一天下来也能挣几百元。随着游客日益增多,他俩计划着在产业园再开个小商店,收入肯定差不了!”村民吴宏民说。

据统计,仅仅半年,尧头村共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为余名村民提供创业机会及就业岗位,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

目前,和园和尧头豆腐文化产业园已创建成功国家AAA级景区,成为白水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的重要一极,正等您来探秘、休闲、体验。

末了,用一句广告语做结尾。白水县真的很美!您去了吗?

编辑张梅

审核胡鹏伟

白水发布用心为您呈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

白水人都在这里,欢迎大家订阅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jibiao.com/sqtj/6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