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伟晨。最近我在网易云课堂开了一门课程,叫做《零基础变身营销达人》。所以今天的内容总的来说是篇推介的文章。
今天我没有采用这样的写作方式:“从题目开始先抛出一个观点、讲述一个现象或者故事,再在结尾处推荐一堂课或一则广告”。
但我仍想在开篇告诉你,这是一篇广告。
谢谢你的支持。
大家有没有觉得,自媒体时代,大神和老师太多了。
年抖音崛起,不久,网上就出现一堆的抖音运营大神,一节课动辄上千元。结果打开课程一听,讲的全是教你如何做“伪原创”+“搬运视频”。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碎片遍地,这让我们很多人成了“马来人”:不管知识好与坏,先“马一下”或直接购买。
如果我们对于一位“老师”的履历以及他所面对的事件背景都不太了解。那么我们怎么相信他的课程含金量很高呢?
所以接下来,我会先介绍一下我是谁,我曾经的经历,为什么开这样一门课程,适合的人群是谁?
对读者来说,了解更多,也能够让你跟自身的经历进行比对。继而获得足够的信息来判断这样一门课程是否值得付费来参与。
年我大学毕业,一下陷入了选择恐惧中。看似每个行业都可以做,但是到底做啥从哪里开始却是个问题。
碰巧宿舍的哥们儿提议:去北京吧,咱们学点东西,找个生意一起创业。于是我们三个就先后来了北京。
很多故事回头看都来自诸多契机。
当时我回老家参加婚礼发现家乡的婚礼形式特老套,千篇一律。我从中看到了商机,决定回北京找一份婚礼策划的工作,为以后创业做准备。
开始之前先做市场调查是每个营销人应该掌握的好习惯。
我首先走访了我们当地各种婚庆公司,冒充新人朋友了解了一圈当地婚礼市场。
大家基本都是上来就问:你的预算是多少?你看我们这各种套餐都有。可以说是很没创意了。
?
由于我没有婚礼行业的经验,回到北京我找了很久的工作都没公司要。最后只能选择一家58同城看到的超小公司,入行做了婚礼策划。
所以这里我想对职场新人说,当你起步条件一般的时候,不妨试试“先就业,后择业”。
当然如果你学历不错运气也好,一毕业就能进入世界强,当然是最好的选项。
在婚礼策划行业待了一段时间后,我把我看到的不合理现象,以及自己对于生意和营销的思考,都发到了豆瓣的“婚礼”小组里。
许多人都觉得内容不错,与我私聊,我干脆建了5个QQ群,看过豆瓣帖子的伙伴,陆陆续续加群,QQ群大概已经有过万人的总量了。
在婚礼行业工作一年后,线下活动的策划和执行流程,需要注意的细节,面对客户的谈判和销售能力等等,婚礼行业基础的工作内容我已经掌握差不多了。
但是如果想创业,那么现有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实在差的太多。我意识到我该转行了。
有句话叫“时来天地皆同力”。在年9月,我发了一条微博:万能的微博啊,求赐工作。顺便附上了自己的豆瓣帖子+简历的链接。
某一天,收到一条微博私信:来自漂网HR,他说我觉得你的内容蛮好玩的,看得出你对策划蛮有想法。来面个试呗。
于是我去了三元桥时间国际,当时阿芙精油的办公楼。那时我作为一个“钢铁直男”万万没想到,会转行去做女性护肤品电商。
??
但是对于一个迫切想转行的小伙伴来说,一顿免费午餐加上面试送的精油小样,以及奇奇怪怪的同事,已经足够吸引我入职了。(对面试者都很注意用户体验,何况对于顾客呢?)
年9月我加入了雕爷领导的阿芙精油,做线上的新媒体运营。阿芙在当时正是蓬勃发展的状态。
阿芙内部有诸多关于管理和营销的玩法,都让我卯足了劲学习和实践。许多内容到今天为止我依然觉得实用价值很高。
比如企业管理的小技巧,活动策划的逻辑,营销的思维方式等等。这些内容也会系统的在课程里体现。
其中对我后来工作最有帮助的能力是阿芙要求每个人都要做的思维导图。拆解当时的热门营销事件。这也养成了我后续非常良好的“结构化思维方式”。
刚入电商行业的时候,误打误撞进入到一家业内口碑很好的电商公司,是靠运气的。
在阿芙我掌握了使用思维导图和甘特图等工具来做营销,这极大的优化了我的工作效率。在课程中,我也会手把手的教你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和其他工具。
同时我也会讲解,阿芙是如何从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逐步在老板战略带领下成为天猫领域大众护肤品线头部的品牌。
年9月,经过同事介绍,我就去到了北联伟业——蓝标电商的前身。
对学营销的人来说,宝洁的名气实在是如雷贯耳。而当时北联刚刚接了宝洁在天猫上的五家旗舰店的运营业务,我立刻决定加入。
初入北联第一年,我做的事文案策划主管的。负责宝洁在天猫渠道各个旗舰店的文案部分的支持,比如宝洁、SK-II、帮宝适、Olay以及沙宣它们旗舰店。
主要负责与各种agency合作,需要撰写店铺的详情页内容,活动策划方案,以及各类广告文案。这些宝贵的文案撰写经验,我都会在课程中逐一为你呈现。
一年后,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只做文案,那么我怎么知道我做的事跟店铺的销售额有啥关系?后来我跟老板谈完就转岗做了电商运营。
??
开始了各种招商方案、各类计划、总结的撰写过程以及店铺实际运营工作。
后来我意识到我对于电商的基础知识已经了解足够了,同时我也意识到我自身的兴趣对于纯电商运营和零售,并非超级着迷。
我开始寻求新的机会。
年的3月,同事告诉我一个新的机会——科技圈的大佬李一男创业新项目小牛电动。
在年年两年中,我们在小牛与一众大佬和小伙伴们配合下,创造了连续两年的国内产品众筹最高金额记录,分别是万和万。
初入小牛项目,人很少,所以我和同事虽然顶着电商运营的职位,却需要做诸多定义品牌资产的工作。
我开始注意到,我个人的兴趣其实对于品牌营销和市场部的工作会更加感兴趣。
也是在年,我开始变成“数英网”的忠实粉丝。
开始在数英网上观摩大量品牌和广告代理商们做的项目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了收集整理、拆解分析。弥补了我对于营销太过聚焦在电商零售领域的不足。
甚至到现在我在找工作时,已经基本不看电商运营,而直接去看市场或品牌总监的岗位了。职业工作内容重心的变化,实在离不开数英网对于内容聚合的帮助。
我把小牛的经验加以整理,就变成了课程内容中关于新品牌从零到一所需要筹备的一系列工作。
在我职业生涯中,我不断的优化着自己的简历撰写技巧,以及面试经验。
这些内容,你也会在课程中了解到“成为一个面霸”非常具体的操作方式。
年底,我也开了自己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