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知名的华人舞蹈艺术家林怀民已确定将于今年底从云门舞集艺术总监岗位上退休。72岁的林怀民生于台湾嘉义的知识分子家庭,曾赴美留学,早年以作家身份介入文艺,23岁毅然变轨开始学习舞蹈,随后在台湾创立了华人世界的第一个现代舞团——云门舞集,这一干就是46年。从创作与东西方文化交融、台湾当代政治社会变迁相关的现代舞蹈作品,到推进艺术平权,将艺术从城市带到乡村,林怀民游走东西方,数次跨界,不仅成为华人世界最令人尊敬的艺术家之一,也建立了独特的世界观与文艺理念。
今年四至五月,林怀民再次亲率云门舞集巡演大陆,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地上演现代舞作品《白水》、《微尘》。4月27日,应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之邀,林怀民作客全季酒店吴中路店,担任“全季·人文大赏——我们同自然共舞”的主讲嘉宾。林怀民以“乡下孩子的江湖行”为题,从幼年讲到当下,畅谈云门岁月,并与季琦进行了对谈。《城市中国》杂志受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全季·人文大赏现场(图片来源/全季)
●
实现美学探索要建立自我
林怀民出生于台湾嘉义县新港乡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在汉族文化、闽南民俗、日本语言和文化的环境中成长。林家藏书很多元,能读到四大名著、鲁迅的《呐喊》和现代舞创始人、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14在台湾《联合报》发表第一篇小说后,林怀民走上了文艺道路,但遵从父命,考入台湾大学法律系,后转入新闻系并留学美国,在爱荷华大学英语系小说创作班获得艺术硕士学位。
23岁时,林怀民半路出家学跳舞,“上了大约堂课”,硕士毕业后,回到台湾创立了华人世界第一个现代舞团——云门舞集。“年轻才够傻,年纪大就做不出奇怪的事情了。”林怀民的跨界反叛,有年全球风暴的背景,有受大陆赤脚医生下乡服务的感召,还有美国和平队(PeaceCorps,非虚构文学作家何伟等都曾参与)志愿者的熏陶,最重要的是学了很多西方的知识之后,希望建立自己的东西。年云门舞集的创团演出获得观众热宠,林怀民感恩台湾社会之余,开始投入学习和研究。林怀民选择先恶补自己比较陌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狂看了一阵子京剧。他将身段、衣着、布景、戏剧逻辑等多重元素应用到了年的作品《白蛇传》中,随后通过《红楼梦》、《九歌》等作品继续探索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融合。
《白蛇传》剧照(图片来源/豆瓣同城)
《红楼梦》剧照(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九歌》剧照(图片来源/豆瓣同城)
林怀民出生于“二·二八事件”发生的9天后,幼年对家长每天晚上10点之后压低声音讲的话印象深刻。年台湾解严,社会变化剧烈,林怀民决定要再认识乡土,“必须把过去的材料找到一个新的角度,用来看待这片土地、这个社会以及你所在的地方”。现代舞剧《家族合唱》年首演,语言、情节、舞台画面、老照片都经林怀民精心设计,包括大量征集得来的新港乡老照片。观众被感动到以泪洗面,该作成为台湾社会的重要美学经验和测试观众如何看待历史的标尺。林怀民意识到,“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也在无意识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后来,云门舞集的创作演出历程更加为人熟知。从用三吨稻谷做道具的《流浪者之歌》在德国首演,到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伴奏、布景道具都简约至极的《水月》,林怀民彻底打开了自己。
用身体来表现文字,对文学起家的林怀民来说是很基本的,但他认为单纯地这样做是用文字限制了身体。所以,要开发身体自主的力量,让舞者表现出艺术能动性。在演讲中,林怀民从东西方造型艺术的逻辑开始分析。伊卡洛斯无畏飞天,象征着西方文化向上之美,千百年下来,形成了一种艺术的惯性,雅典万神庙、米兰大教堂、埃菲尔铁塔……都追求高而尖,这种传统也形塑了芭蕾舞。中国则强调地面横向的发展,以圆为造型基础和美学发源,中国舞蹈有很多柔和的圆弧形动作。林怀民请太极大师来帮舞者们训练肢体,请书法家教舞者练字,培养他们感受身体的“气”怎么流动。他提到中国昆曲与西方歌剧的不同,前者是演员的表演主导伴奏,后者则是用指挥棒引导歌唱家。
《家族合唱》剧照(图片来源/豆瓣同城)
《流浪者之歌》DVD封面
《水月》DVD封面
一边提供舞者的综合素质,林怀民自己也在创编上做多种尝试。“我们是用手机的中国人,我们也吃汉堡”,“传统是一刀两刃,可以是启发你的源泉。”在全球巡演中,林怀民接受各国观众对云门舞集的检验,坦然地试错,“慢慢地大家很把你当作一回事,并不是因为你有中国文化,而是你做得好。”看遍人间百态,回首初心,林怀民决定要把艺术带到基层、带进社区。年代云门舞集开始积极参与艺术平权,在台湾各地做户外公演,也把其他的艺术团体和艺术家一起带到乡村。在种植有机稻米的知名村落池上,云门舞集做了《稻禾》,持续多年组织各类演出在稻田中央举办,成为台湾一景,也成为当地的节日。
诚心投入做艺术平权的效果是社会对云门舞集的极大拥护。年,云门舞集位于八里的排练场失火,次年,通过“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取得淡水原“中央广播电台”旧址40年使用权,总投资6.6亿元实施改造,海内外机构和个人捐赠了笔资金,其中甚至有年轻人捐出的元零花钱。著名建筑师黄声远领军的“田中央”设计了新的云门剧场,年10月投入使用。林怀民把云门剧场也定位为要向全民开放。候任艺术总监郑宗龙有一次把剧场门前广场上每天都来跳街舞的年轻人们请了进来,和云门的舞者们互相教对方跳舞。
郑宗龙此前担任云门2的艺术总监,林怀民认为他是最适合接替自己、领导云门舞集继续前进的人。郑宗龙创编的现代舞剧《十三声》年曾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该作以台北艋舺街区的历史声音为主线,作品风格更加年轻化。相比起来,云门舞集近期在大陆演出的林怀民年作品《白水》、《微尘》风格更加质朴简约。以一系列装饰音乐伴奏的组舞《白水》长达55分钟,延续了云门一以贯之的身体语言。《微尘》则时长25分钟,舞者们更多以团体的形式出现,在肖斯塔科维奇第八弦乐四重奏的音乐中表现一种个体在集体中的处境,此作被认为是向两次世界大战时人类艰难处境的回向。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