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在人们的印象中,
一向是璀璨华美珍品难求的。
但是俗话说得好,
“珍珠无限美,只是污染水”
(对是我编的没错……)
高淳区为保护水质,对珍珠养殖场痛下“封杀令”,最后3个养殖场将在本月全部关停。
产业追溯
高淳西部圩区水网纵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村民开始承包水面养殖珍珠,每亩元以上的收益让不少老百姓脱贫致富,珍珠养殖一度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
现身说法
“阳江镇螃蟹养殖户老钱曾养过珍珠,他告诉记者,高淳早期的珍珠养殖是靠河蚌自然生长。后来为了加快珍珠生长,养殖户会往水里投放鸡粪、鸭粪等肥料,用于肥水。珍珠长得快了,但河水也因富营养化而变成绿黑色。
”实地考察
阳江镇永联村孙家坝河沟的珍珠养殖场是该镇关停的最后1个珍珠养殖基地,关停前亩水面飘着密密麻麻的塑料瓶和浮标,成行成排,蔚为壮观,塑料瓶下吊着的网箱里,养的就是珍珠蚌。这两天,该养殖场的正忙着将珍珠蚌捞起来,转移到其他地方。附近村民反映,养殖场每次往水里投放鸡粪、鸭粪等肥料时,臭气熏天,不敢往河边去,特别是夏天,臭味更重。
错不在珍珠贝
事实上,淡水珍珠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食用大量浮游生物,对水质具有净化作用。“一只珍珠贝,每天可过滤数吨水,将富含营养物质的水吸进去,过滤掉其中的营养物质,吐出来的就是清水。”
原来如此
高淳区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一颗黄豆大的珍珠,其成长周期为7年左右,如果能保证营养,投入肥料,成长周期则可缩短至3—5年,因此,珍珠养殖户会人为加大有机肥和化肥的投放量,导致水体严重污染、湖泊富营养化,导致污染水质。
严重后果
去年7月23日,高淳区环境监测站曾对蛇山抽水站南侧珍珠养殖段水质进行监测,结果显示,该养殖段水质为劣Ⅴ类,其中氨氮超过Ⅴ类标准限值5.25倍,总磷超过Ⅴ类标准限值4.35倍,总氮超过Ⅴ类标准限值10.65倍。
淳小妹的小提示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我国的地表水按功能高低分为五类:I、II、III、IV、V。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劣V类水,污染程度已超过V类的水。
采取措施
近年来,高淳区采取多项举措,鼓励养殖户放弃珍珠养殖,一部分珍珠养殖户陆续改养螃蟹、青虾等水产品,但仍有部分河道存在养珍珠现象。对此,高淳自去年7月起开展规范养殖专项整治工作,区内湖泊、水库、水沟全面禁止珍珠规模化养殖。统计数据显示,全区共有69个珍珠养殖场,截至上周五已关停66个,最后3个珍珠养殖场将在月底前全部关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