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基本概念
渠道分类
选定原则
市场体系
保证管理
申请条件

宋家泰大鳄的眼泪

白癜风康复案例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534.html

宋家泰读《资治通鉴》

年2月,宰相元载独揽大权,担心文武百官向皇帝打他小报告,元载建议李豫,说以后大臣奏事,要先把内容告诉他的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再汇报给宰相,最后奏报皇帝。李豫同意。李隆基把儿当猪养,后果就是儿孙跟猪一样蠢(其实这话是侮辱了猪),李豫也不想想,如此一来,谁还敢说元载做得不对?大多数职场人士们都懂的,一个组织内部信息的不对称,就是权力来源之一。颜真卿再次被贬但是有人敢,此人就是颜真卿。颜真卿此时担任刑部尚书,上疏反对,说元载这个建议,是让陛下自己掩耳闭目,现在政治风气已经衰败到广开言路,部属都不敢说什么,何况还要被宰相和高官们压制?那陛下的信息来源,还剩下多少?即使李林甫当权,也不敢明目张胆的下令各机关奏事,要先禀告宰相。如果陛下不早日醒悟,会越来越孤立,后悔也来不及了······元载知道颜真卿上书后,非常恼怒,你拿我跟李林甫比?元载弹劾颜真卿诽谤,2月9日,李豫贬颜真卿为峡州(湖北宜昌)别驾。颜真卿出道很早,25岁就考中进士,仕途一片大好,但是因为担任殿中侍御史的时候,颜真卿得罪了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安史之乱中颜真卿的表现,堪称忠臣榜样,后来被李亨提升为刑部侍郎(见《背后的故事》);又因为反对强迁李隆基,率百官向老皇帝问安,被李辅国贬为蓬州长史(见《儿子的报复》);李豫上位后,把颜真卿又提了上来,数十年仕途,颜真卿已经三落三起了,换一般人早颓了,开始尊重这个社会了,但是颜真卿一身傲骨敲起来铮铮作响,他一直和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斗争。例如右仆射郭英乂拍鱼朝恩马屁,在两次重要典礼上,把鱼朝恩的位置安排在尚书之前,颜真卿就写了一封义正言辞的信给郭英乂进行告诫,这就是《争座位帖》,变成了中国草书经典,下面是局部。打金枝年7月,李豫把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升平公主曾经跟郭暧吵架,郭暧说你不就是仗着自己老爸是天子么?我告诉你,我爸还不稀罕当天子呢。升平公主十分恼火,飞奔到皇宫奏告。李豫跟女儿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小郭说的确实如此,要是老郭想当皇帝,这天下怎么还会姓李?李豫劝慰了公主一番,让她回郭家。郭子仪听到此事,把郭暧关了起来,入朝待罪。李豫安慰郭子仪,说有句俗话叫“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闺房里说的话,干嘛那么认真?郭子仪回家,打了郭暧数十大棍。这个段子,后来被改为《打金枝》《满床笏》等各类剧种的节目,信心量很大。第一,为了笼络郭子仪,李豫跟郭子仪成了亲家;双方都小心翼翼,给足对方面子,李豫大度,郭子仪也很谨慎;第二,郭子仪曾经手握重兵,连郭暧都知道,自己爸爸有机会取李而代之,李豫当然也知道这一点;第三,当领导的,当家长的,有时候是需要装聋作哑,有些事情还是别较真比较好。年12月,有盗墓贼把郭子仪父亲的坟墓给盗掘了,这在那个时代是奇耻大辱,父母之仇不共戴天,舆论普遍觉得这事儿是大宦官鱼朝恩主使的,因为他一向厌恶郭子仪,郭子仪这时率大军在前线抵抗进犯的吐蕃军,他返回长安朝见,朝廷很怕郭子仪搞出什么事来,他可比仆固怀恩的能量还大。郭子仪见到李豫,李豫提到这事,郭子仪痛哭,说我长久带兵打仗,军纪也不严,很多士卒挖掘别人的坟墓,今天轮我的祖坟被挖,这是天谴,跟别人无关。朝廷的心这才放下来。皇后失踪年1月,李豫封雍王李适为太子。这个“适”在这里念kuò。年6月潼关之败,李隆基仓皇逃出长安,因为逃的太快,不仅满朝文武没有带出几个,很多皇孙、公主、妃嫔也失陷在长安,其中就有李豫的妃子、李适的亲妈沈氏(见《马嵬驿之杀》)。上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有一部电视剧叫《珍珠传奇》,就是讲沈氏的故事。我小时候还看过,片中沈氏叫沈珍珠,一直管儿子叫“瓜儿”,我还以为她儿子叫李guā,直到高中才知道那是台湾腔,沈珍珠的儿子应该叫李kuò。早年间的港台古装剧里,还是有真实的历史人物的,不像现在的古装剧,连朝代都是架空的。安禄山的大将孙孝哲,把长安皇宫里面的宫女和妃嫔都掳到洛阳,沈氏也在其中(见《国破山河在》),后来安庆绪被击败,年10月唐军克复洛阳后(见《道德的困境》),李豫还见到了沈氏,这一年多时间,沈氏经历了些啥事,细思恐极,但史书上没写。年9月,洛阳又被史思明攻陷(见《大乱的复燃》),沈氏就此下落不明。这真是令我困惑,为啥收复洛阳将近2年,李豫没把沈氏送回长安?沈氏见过儿子李适么?连接班人李适的亲妈都能失陷两次,可见当时事态发展如过山车一样,朝不保夕,每个人都是侥幸生存下来的。连未来皇帝的亲妈都被安史之乱折腾没了,可见这场浩劫的惨重。李豫登极后,派人到处找沈氏,一直没有找到。年7月,寿州(安徽寿县)有个佛寺叫崇善寺,里面有个女尼姑广澄,说自己就是沈氏。经过调查,发现她是太子宫的奶妈,不是沈氏,广澄被鞭杀。柏杨先生很愤慨,说广澄就算不是沈氏,也是给李适喂过奶的,广澄冒充沈氏不过是想贪图富贵罢了,罪不当死,说不定她真的就是沈氏,因为宫廷里面有很多人不想让太子母返宫。这事想想也很奇怪,沈氏从失陷长安到这个时候,才十年光景,宫里很多人都活着,甚至连李豫都还活得好好的,广澄怎么敢冒充沈氏?根本混不过去啊。可如果广澄真的是沈氏,那真是太黑暗太惨了。李泌出山年4月,李豫征召李泌来长安。自年10月李泌退隐(见《渠道不吃羊》),李泌已在衡山隐居十年,当年在灵武,李豫和李泌关系极为紧密,无话不谈(见《神童的理想》),现在帝国风雨飘摇,烦心事极多,李豫也不管他爸爸李亨对李泌的承诺了,怹是怹,我是我,你必须出山来帮我。李豫在皇宫边上,给李泌修了一座书院,军国大事,李豫都跟李泌商量。但是李泌仍不肯当宰相,为了断了李泌退隐的念头,李豫要求李泌喝酒吃肉娶妻生子,李泌哭了,说我已经修炼二十多年,陛下为啥让臣前功尽弃。李豫说你哭有什么用?你在深宫之中,还能跑到哪里去?李豫给李泌娶顶级豪门卢家的女儿,所有费用,都由皇帝供应。鳄鱼被感动年1月,郭子仪到长安朝见,大宦官鱼朝恩请郭子仪同游章敬寺。章敬寺以前是李豫赐给鱼朝恩的私宅,鱼朝恩把它改为佛寺,为李豫的亡母章敬太后祈福,花了一万亿钱建造,华丽无比。章敬寺就象征着鱼朝恩的忠心和权力。宰相元载担心郭子仪和鱼朝恩和解,就派郭子仪军中的一个小吏,警告郭子仪“朝恩谋不利于公”,你去章敬寺有危险。郭子仪不听。这位小吏把这话告诉了郭子仪手下诸将,大家请郭子仪内穿铠甲,带卫士前去,郭子仪说,我是国家大臣,鱼朝恩没有天子之命,安敢害我?但鱼朝恩要是有天子之命,你们这么做,打算想干啥?郭子仪就带了几个家童前往章敬寺,鱼朝恩迎接,看到郭子仪只带了几个人来,鱼朝恩非常惊奇,因为举朝都知道他和郭子仪是政敌,郭子仪居然敢只带几个人来。郭子仪说带太多人,担心您动手的时候太麻烦。郭子仪这种把脑袋塞到鳄鱼口中的举动,把鱼朝恩感动坏了,抚胸拱手流涕,说如果您不是忠厚坦荡的长者,怎么能不怀疑我?钓鱼行动鱼朝恩身兼多个职位,内侍监,相当于宦官总管;神策军使,相当于中央军总司令。左手画龙右手画彩虹,这两个官职都是极重要的职位。鱼朝恩受到李豫的宠爱和信任,朝中无人能比。鱼朝恩喜欢在大庭广众前大谈时政,陵辱宰相,元载那么能说,在鱼朝恩面前也拱手默不敢应。但是人如果太得意,有时候会忘形。鱼朝恩每次奏事,都要求李豫一定同意,有时候朝廷政事,有些没有事先跟他商议,鱼朝恩就很生气,说“天下事有不由我者邪?”天下大事哪有不经我手的。李豫听到,心里很不高兴。李辅国也跟李豫说过类似的话“大家但居禁中,外事听老奴处分。”李辅国身首异处(见《节度使之死》),这事才过了七八年,鱼朝恩就忘了。他姓鱼,记忆时间难道也短么?鱼朝恩有个最小的养子叫鱼令徽,年纪很轻,在宫里当“内给使”,官位六七品的样子,穿绿色官服。有次鱼令徽跟同事吵架,回家告诉了鱼朝恩,鱼朝恩次日上朝晋见李豫,说我儿子官位太低,被同辈欺负,请陛下给他一身紫衣。紫衣,是三品以上的高官才能穿,虽然当年在灵武官位官位发得滥,连士兵都能穿紫服(见《渠道不吃羊》),但这毕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李豫还没来得及回答,已经有官员拿着紫衣过来,小鱼当场穿上,叩头谢恩。李豫还能说什么,只好勉强笑笑,说“儿服紫,大宜称”,小朋友穿紫衣,也挺合适的。但李豫心里愈发不平,老鱼你在搞什么,知不知道你到底是谁啊。元载看出李豫的心意,趁机上奏,说鱼朝恩独断专行图谋不轨,李豫也觉得这个尿壶已经用脏了,该换换了,让元载拟个钓鱼计划。鱼朝恩每次入宫,都让射生军的大将周皓,带着人护卫,还有陕州节度使皇甫温,手握重兵作为鱼朝恩的外援,元载用重金贿赂周皓、皇甫温等人,把鱼朝恩的人变成了自己的人,鱼朝恩私下里说的话做的事,李豫一一闻之,但是鱼朝恩毫无察觉。年1月,元载建议李豫,调李抱玉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把皇甫温调回关中,担任凤翔节度使,表面上是加强了皇甫温的权力,其实是让皇甫温离长安更近一些,搞定鱼朝恩的时候可以帮忙。元载又划了不少地盘给神策军,有土斯有财,鱼朝恩很开心。但也不是没人看出异样,有人也提醒了鱼朝恩要注意,鱼朝恩开始疑惧,但是每次李豫召见鱼朝恩时,恩情礼遇都更加隆重,鱼朝恩也安慰自己,我是不是想多了?反正一个人在舒适圈里待久了,总会找些理由自我麻痹。皇甫恩到长安后,元载让他暂时留住长安,不去凤翔就职,元载跟皇甫温、周皓一起密谋,商量如果干掉鱼朝恩,钓鱼方案确定后,元载向李豫汇报,李豫说“善图之,勿反受祸!”3月10日,这天是寒食节,李豫在宫中设宴,邀请亲贵重臣们赴宴,让元载坐镇中书省,宴会结束,李豫单独留下鱼朝恩,责怪他心怀不轨,鱼朝恩为自己辩护,言辞顶撞甚为傲慢,周皓跟左右侍从擒拿鱼朝恩,将鱼朝恩勒死。宫外无人知道。有时候组织上派给某人的警卫员,即是保护某人的,也是监督某人的。一声令下,立刻就擒。不知道鱼朝恩临死前,有没有想到跟郭子仪章敬寺之游,他以为对手是郭,其实另有其人。李豫下诏,罢免鱼朝恩的官职,宣称鱼朝恩受诏之后自缢身亡。朝廷把鱼朝恩尸体送回家,还赏了万钱作为安葬费。面上说得过去。李豫也不想让神策军和宦官团队心中不安。大家都不长记性杀了鱼朝恩,元载深受李豫宠爱信任,元载也开始嘚瑟,他经常在大臣中吹嘘,说自己文武才略,古今莫及。既然都这么厉害了,元载开始大肆收受贿赂,想办事,拿钱来,想升官,拿钱来。有了钱,元载个人生活也开始奢侈无度。反正就是这些套路,我们在以往的文章里已经看到无数次了。元载放眼四顾,觉得只有李泌是潜在的政治对手,于是他和同伙开始不停地向李豫打李泌的小报告,说李泌跟鱼朝恩关系好,而且经常跟禁军将领欢宴,意图不轨。元载未必不知道李泌跟李亨李豫父子关系的深厚,但是一涉及到抢位子,功劳和感情都得靠边站,李豫不相信李泌想造反,但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李豫既需要李泌的高瞻远瞩,也需要元载帮他干脏活累活,于是让李泌去江西道当个判官,远离长安政坛,就当去度个假。表面上看元载占了上风,其实李豫已经看他不顺眼了,开始筹划对付元载。年4月,成都有个叫李少良的七品小官上疏抨击元载的奸赃阴事,李豫把李少良召到长安,住在中书省的招待所,有点想开始调查元载的意思,但是这个李少良,把他跟皇帝的对话,告诉了好友韦颂,韦颂把这些话告诉了好友陆珽,陆珽把这些话告诉了好友元载,元载上疏为自己辩护,专案组还没成立,元载就知道消息提前准备了,那还怎么打老虎?李豫大怒,将李少良、韦颂、陆珽逮捕,指控他们结党营私,离间君臣,将三人乱棍打死。有时候嘴不严,真的会死人。按照李豫的计划,可能很快就能把元载干掉,但是这时一件惊天大事发生,把大家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这是之前的篇关于资治通鉴的文章。如果觉得本文还可一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jibiao.com/xdyz/7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