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基本概念
渠道分类
选定原则
市场体系
保证管理
申请条件

咱应县人杨春权向世界发出最真挚的邀约

点状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48.html
杨春权向世界发出最真挚的邀约!山西是一个财富投资新高地!“在这橙黄橘绿、秋风送爽的美好时节,在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上海,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契机,团结凝聚广大异地晋商组织及晋商企业,共谋晋商发展大计,共创晋商发展未来。”年11月6日上午,山西省工商业联合会、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山西省投资促进局共同主办的“诚信凝聚力量·信任铸造辉煌”第二届世界晋商(上海)论坛“山西‘以商招商’推介暨长三角晋沪民企融合发展峰会”在上海市安莎国际会议中心E1馆举行。省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春权对山西资源优势、重点投资领域和山西营商环境进行了全面推介。山西物华天宝、矿产资源丰裕、产业体系完备,山西是中国重要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铝土、耐火黏土、镁矿等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煤炭储量占全国1/4;炼焦煤储量、焦炭产能和出口量全国第一;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近亿立方米,产量突破56亿立方米,成为全国煤层气产业的引领者;电力装机容量约万千瓦,净外送电量突破亿千瓦时,居全国第四位,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突破30%。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高端碳纤维、石墨烯、碳化硅等一大批关键技术领先全国。杨春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推,高度概括了山西独特的资源优势。当前,山西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十ー届十次全会部署,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势转换战略、培育产业生态、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奋力在转型发展好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山西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新”,抓项目、建生态、抓“双创”、定标准,山西立足于工业产业基础、立足于农业特色优势,发挥气候清凉、海拔适中、饮食多样、医养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杨春权向与会嘉宾清晰地介绍了山西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等“六新”方面的投资发展重点,更从两个“立足”、两大“优势”、两个“推进”,告诉参会的晋商“大咖”,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趋势和美好前景。山西也是一片开放的沃土,历史上的晋商纵横欧亚九万里,称雄商界五百年,创造了“汇通天下”的传奇。近年来,山西积极对接国际通行投资贸易规则,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菅商环境,打造服务型政府,为投资者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开通“”投资服务热线,为投资者提供24小时中英双语投资咨询服务。二是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并地方立法保障,探索核准类企业投资项目试行承诺制,推行“承诺制+标准地”方式,做强“承诺山西”品牌。三是在全省推广“一枚电子印章管审批”,行政审批时间大幅压缩,审批成本大幅降低。四是“一部手机三晋通”APP上线运行,政务服务实现“掌上可办、手机能办”。五是近日省政府已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机制实施方案》,明确对用电电压等级千伏及以上的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用户,实现终端电价0.3元/千瓦时。六是全省88家省级以上开发区规划合理,土地指标充足,保证项目来了就可以落地,实现一般工业项目“全承诺、零审批,拿地即可开工”。规划面积平方公里的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复制推广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经验,是山西转型发展承载历史使命的先行先试区、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优化菅商环境引领区和深化转型综改主引擎。杨春权结合实际案例向长三角地区的晋商企业家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引领全国“示范区”,什么是山西的“六最”营商环境,什么是一个晋善晋美的财富投资新高地。希望企业家们到山西多走走、多看看,考察观光,洽谈合作,携手共进,我们将为项目落地投产见效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在奔腾不息的黄埔江畔,在美丽的大上海,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全球瞩目的国际大都市,在如约而至的第三届进博会,杨春权向全球晋商发出最真挚的邀约。

来源:年第4期《前进》杂志

坚持“项目为王”主动出击

全面推动山西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

杨春权

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绘就了山西“十四五”转型发展的宏伟蓝图。做好全省投资促进工作,必须胸怀“两个大局”,落实好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打基础、利长远、促转型、蹚新路,坚持“项目为王”,主动出击,强化投资促进主体意识,创新招商方式,加快项目落地,加强区域合作,打造品牌展会,优化营商环境,在“六新”上不断取得突破,充分发挥投资促进在全省转型最前沿的先锋作用,为我省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对投资促进工作的统一领导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加强党对投资促进工作的统一领导。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敏锐判断投资促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应对防范。通过开展自我检查、定期“体检”、政治巡查等方式,防范化解在政商往来、展会展务、招商活动、项目推进、投融资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

二、强化统筹联动,形成合力推动投资促进工作新格局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全省统筹联动,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投资促进工作。一是统筹建立全省投资促进联动机制。强化省、市、县、开发区系统联动,协调驻外办事处、招商局和商(协)会,联动行业主管部门,围绕一产、二产、三产开展联合招商,形成投资促进工作合力。二是统筹推进重点产业投资促进联动。按照投资促进项目共同策划、共同招商、共同推介、共同推进、共同服务的思路,联合部门共同做好重点产业联动。三是统筹推进重点区域投资促进协同。四是统筹建立投资促进全球网络。加强与境内外中介机构、投资性公司、世界强企业、上市公司、驻外机构和驻华使领馆的联系与合作,为投资促进提供信息和联络服务。五是统筹投资促进各类平台资源。整合展会平台、省际合作协议落实机制、投诉协调机制等资源,积极促成投资项目落地。

三、加强政策创设,推动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新突破

聚焦重大战略部署,围绕投资促进中心工作,力求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顶层设计上取得突破。一是推动出台《山西省投资促进条例》,从立法上保障投资促进工作的规范性与合法性。二是推动投资促进机构“三化三制”改革。建设“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管理团队,实施“领导任期制、全员聘用制、绩效工资制”的管理模式,进行重塑性改革试点。三是强化投资促进工作机构。推进北京、新疆办事处增加投资促进职能,强化三大驻外招商局投资促进职能;在重点区域、重点城市成立投资促进代表处,在综改区、山西农谷成立投资促进专班;推动各大企业集团、高校和省直部门增加投资促进职能。四是推动成立投资山西发展基金。重点用于支持山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服务我省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五是推动出台投资促进奖励政策。分别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主体、考核优秀的市、县、开发区以及引资中介人、中介组织和各类专业机构、商协会三个层面进行奖励,激发全社会参与投资促进工作的积极性。六是建立完善全省投资促进系统统计和考核评价体系。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围绕“六新”和十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考核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引技、区域合作、对外开放、展会展务、优化营商环境等全过程投资促进。

四、强化担当作为,推动全省投资促进实现新发展

坚持项目为王,主动出击,加强项目谋划,创新招商方式,发挥展会平台作用,促成项目合作。一是全力办好第十二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按照省委书记楼阳生“会展以后要转型,以展销、交易、贸易为主要目的”的批示,采取“1+N+N”省市联动模式,为中外客商搭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中部地区与国内外市场、资本、资源的全面对接。二是编制完善招商图谱。形成十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图谱单行本,推出《山西省十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图谱》2.0、3.0版本和《未来产业招商图谱》。三是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包装策划招商引资项目。四是积极开展专题招商活动。利用中博会平台,举办系列投资促进活动;办好第二届晋商晋才大会和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举办“央企山西行”和“外资企业山西行”大型招商引资活动,提升利用外资水平;紧盯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经济活跃区域和城市,精心策划综合性和专题性招商推介活动,开展“线上招商会”“项目推介直播”“线上对接”等活动。五是持续推进小分队精准招商。聚焦我省重点发展产业,围绕目标区域、目标企业,成立招商专班,打造专业团队,开展专项攻关,在扎实做好前期分析研判、沟通对接等工作的基础上,联动省直部门、市、县、开发区,持续开展小分队精准对接。六是积极实施招才引智引技引资工程。坚持人才引进与项目引进同步,引才活动与招商活动同步,加强与组织、人社、财政、教育、科技等部门联动,深入开展汇商聚智等引资引智活动。七是适度探索市场化招商模式。积极与国内外招商中介机构、高端咨询机构建立联系,充分利用各类行业协会、商协会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探索通过购买社会招商服务方式,对招商引资实效性进行评估,建立市场化运作招商模式。八是开展以企招企和股权招商。以省属企业“腾笼换鸟”为契机,吸引外来资本参与国企混改;发挥产业联盟作用,依托具有影响力的知名骨干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或产业链配套合作等方式,吸引境内外客商投资合作。九是开展重点展会品牌招商。依托丝博会、西洽会、西博会等重要节点展会开展精准招商。十是加大外资项目招引力度,推动外资促进活动和项目招引有机衔接。

五、加强内引外联,全面拓展投资合作新空间

通过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合作协议落实,加大专业参展力度,推动投资合作向纵深发展。一是对接国家战略深化区域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形成黄河经济协作区新的合作机制;推动与周边区域、中原城市群、中部城市群的深度合作,不断扩大区域影响力。二是构建对外合作新渠道。利用云会议、云洽谈等多种模式,宣传推介山西。三是推动落实战略合作协议。梳理已签订的各类合作协议,分类、细化、分解合作内容,促进协议项下重大项目落地。四是加强与校友会和量级商协会合作。借助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山西校友会平台,联络我省高校在省外校友组织体系,开展对接交流。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有影响力的量级商协会沟通交流,促进考察对接和项目合作。五是提升境内外参展深度和广度。重点组织参加进博会、工博会、服贸会、高交会等专业特色展会;积极组织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展、第二十五届澳门贸易投资洽谈会等国际性展会。吸引国内外专业性展会、行业协会年会到山西举办,发挥展会集聚带动效应。

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投资促进服务质量和水平

以系统思维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全员全程全链条意识,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招商员”、人人都是“服务员”的理念,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工作“服务员”、投资项目“信息员”、投资促进“研究员”。一是开展省级重点项目提速提效专项行动。对年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开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大起底。通过集中开工、现场办公、进度晾晒等方式,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推进开发区与投资促进工作融合发展。二是深入商协会服务民营企业。推动建立联系服务商协会规范性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联席会议,帮助山西异地商会会员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三是逐步建立完善市、县、开发区投资促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考核评比倒逼市、县、开发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四是推动各市、县、开发区建立外来投资企业投诉服务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形成覆盖全省的外来投资者权益保障机制。五是充分发挥“”投资服务热线作用。加强对有投资意向客商主动跟踪,开展定期回访,促成项目合作。六是加大营商环境监督力度。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民主监督作用,媒体曝光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通过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倒逼营商环境改善。

七、强化智力支持,形成推动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加快投资促进智库建设,加强与知名智库的交流与合作,深入宣传山西、推介山西、讲好“山西故事”,为推动全省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一是打造专业化投资促进队伍。办好“投资促进大讲堂”。推进投资促进知识进党校;探索推进我省部分高校率先设立投资促进、招商引资等专业学科,积极为优秀大学生提供实训平台;探索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与投资促进一线领导干部的交流互动,选派干部赴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兄弟省(区)市投促机构、沿海发达市县投促机构、省驻外招商局等挂职锻炼。二是组建专家智库团队。围绕招商引资、区域合作、展会展务、投诉协调等工作开展课题调研、政策研究和发展规划。三是加强投资促进政策研究。坚持省级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积极对接市、县(市、区)、开发区,加强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思想破冰和改革创新,鼓励各市、县(市、区)、开发区探索成立招商、展务平台,为国家投资促进机构改革提供“山西经验”。四是深度讲好“山西故事”。拓宽“投资山西”宣传渠道,推进与相关媒体合作,开辟“投资山西”专栏,制作“投资山西”专题,推送“投资山西”信息。创新“投资山西”宣传方式,聚焦重点、灵活策划,传统节目与短视频结合,跟踪报道与动态新闻结合,更有广度地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山西,更有力度地服务好山西转型发展大局。

八、夯实平台基础,全面提升投资促进专业化信息化水平

通过搭平台、整资源、建机制,推进投资促进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专业化、常态化建设。一是建设“投资山西”智慧招商云平台。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理念,构建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jibiao.com/xdyz/965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