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绿茶、乌龙茶;奶茶、果茶、网红茶。
从街边小店,到外卖点单,现在茶饮的种类越来越多,无论您喜欢甜的苦的、浓的淡的,总能找到最适合的茶饮料。
果茶看起来十分诱人……
饭后来一杯,困了来一杯,写稿来一杯……百弟本人就巨喜欢茉莉花茶,一天不喝茶就觉得浑身难受。
我们为啥这么喜欢喝茶?
或许,这是骨子里就有的习惯。
唐代著名的“茶仙”茶学家陆羽,编著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陆羽又号“茶山御史”,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其中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侵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
饮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从距今年左右的神农时代开始,中国古人就开始喝茶,而且离不开茶。
《唐宫仕女图》中喝茶的姑娘
《唐书·李珏传》载盐铁使王播增茶税十之五以佐度支。珏上疏谓:“茗为人饮,与盐粟同资。”可以看出,茶在唐人心目中差不多和吃饭一样重要。?
《调琴啜茗图》,茗就是茶
茶在中唐以后,逐渐成为了一款日常流行饮品,也可以说是……食物。因为太热爱茶,直接泡着喝已经不能满足古人了,你们感受下。
古人有独特的用茶方式
1.精致烹茶:不怕费事,研成细末
李咸《谢僧送茶》说:“林风夕和真珠泉,半匙青粉搅潺溪”,郑遨《茶》也说:“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
唐·鎏金花鸟纹银茶槽子、碾子
高人雅士的饮法,他们也对烹茶的水和器具极其讲究。总之,光看这两句诗,就能感受到他们是在享受喝茶以及喝茶的过程,岁月静好,古代文人不怕耽误工夫,必须要精细的体会茶的每一丝芬芳。
百弟倒是好奇,研成细末茶叶,是不是和现在的“抹茶粉”差不多呢?
2.养生茶粥:茶+饭,又香又健康
储光仪《吃茗粥作》说:“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茶经》载:“傅咸司隶教曰:‘闻南方有国,蜀妪作茶粥以卖,为廉事竹破其器’。又云:‘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蜀妪何哉?’”
想尝尝
著名的“文学界美食家”苏轼也会做茶粥:“偶为老僧煎茗粥,自携修绠汲清泉。”茶粥有点像现在南方朋友吃的茶泡饭,可以说是非常养生了。
3复合型茶饮:加姜、加盐、加一切
《茶经》载:“或用葱、姜、橘皮、茱萸、薄荷三等煮火三百,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晚唐诗人薛能也说:“盐损添常诫,姜宜著更誇。”
擂茶与其最为接近
其中还融入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配料。樊绰《蛮书·卷七》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百弟心想,这么多东西放一起,煮出来应该是一锅汤了吧……也不知道好不好喝。
清新降火、消暑解毒、文儒雅致……古人们热爱茶,不少文人雅士们也受茶的启发,而创作出泛着清香的诗句。
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
动不动就上火闹脾气
甭管是喝还是吃
别急,咱们来点茶慢慢说
↓快来收看↓
想知道关于唐代更多好玩事
欢迎观看明日百家讲坛
系列节目《大唐开国》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观看节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